当先锋百科网

首页 1 2 3 4 5 6 7

台湾地区曾经是PC时代全球IT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却渐渐脚步沉重,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更是有迷失方向的可能。

根据台湾中研院以美国专利暨商标局(USPTO)公告的美国核准专利作为专利检索来源,并参考“台湾中研院资策会专利地图分析辅助平台”进行的专利检索、分析、数据下载与整理。针对专利检索结果进行分析与调整,最后筛选出22,976件人工智能授权专利进行分析,台湾地区权利人占到其中230件。台湾地区在AI专利布局上的全球占比仅1%,而专利分布过于集中在自然语言处理上,从产业链来看专利集中在技术层,在应用层和基础层上的布局很少,特别是基础层几乎是空白,而应用层则集中在“智能制造”类别上,而在金融、医疗、安防等热门应用领域却几无建树。

来自台湾著名自由撰稿人雁默对265家台湾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受访企业中有三分之一受访根本没有接入云端,另外三分之一计划接入云端却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划。
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端侧ERP和CRM系统,仅有17%的企业应用上了数据分析,而应用了机器学习的仅有5%。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可以判断现阶段台湾的AI发展和应用在需求端动力是不足的。

  • 台湾地区企业云端导入计划调查

  • 台湾地区企业IT系统应用调查

通过企业应用需求分析则可以了解到该地区AI发展活力不足的症结所在,总结起来分析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首要是基础层数据资源和云计算、云储存技术的匮乏,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之发展,使用数据的质与量均为关键,台湾于商业应用与网络服务方面少有规模厂商,这直接导致了台湾地区缺乏数据算力、数据存储资源,硬件资源的缺乏更进一步导致了数据本身的缺乏,在缺乏足以支持的大数据下,无法训练出准确的人工智能模型。

  2. 其次是企业应用匮乏。在整个移动时代,台湾深度参与全球化分工,将自己定位在了硬件代工的位置,从而使台湾在移动软件方面相对弱势。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数据角色攸关成败,电信、金融业者手握大量数据,却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导入,难见积极态度;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建置,亦欠缺关键桥接能力。此外台湾厂商习惯追求短期成效,岛内厂商多存有短打、速效的心态,偏偏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发展需要时间,如此将难以在产业扎根。

  3. 其三是应用专利布局落后,衡诸美国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利布局,领先者皆为美日厂商,随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专利布局的落后也会掣肘台湾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4. 其四是政府亦无前瞻性规划。具有足够数据量的业者诸如电信、金融业者,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导入,少见积极态度;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建置,亦欠缺关键的桥接能力。Google台湾地区董事总经理简立峰博士曾经在演讲时表示过,由于台湾早期硬件产业的成功,已经形成了硬件思维的固化模式,工程师们习惯了被自上而下地被领导,缺乏开源精神,也就很难适应软件创新。相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日本,在日本街头会看到大量平成初期建设的自动化装置:贩卖机、用灯光显示座位空余的餐馆平面图。当一个国家或某座城市在某种科技水平下得到满足,并且未来人口水平没有打破这一平衡时,科技发展的动力也会有所丧失。人们满足于自动贩卖机,可能就不需要无人便利店;人们满足于街边的大头贴机,可能就不需要美颜算法。
  5. 台湾地区AI领域产学存在明显的落差。过去几十年台湾地区在计算机科学上的沉淀,于核心技术算法、统计与数学模型等方面积累了诸多学术成果,美国不少华裔人工智能专家都来自于台湾地区,但这些人才和成果多存于学研单位,台湾软件产业多以系统整合为主,难以有效承接与释放相关能量。或者说台湾学研单位空有一身擒龙之术,却无用武之地。

针对台湾地区在人工智能产业上存在的问题,台湾学研界和台湾当局也各自提出了应对策略。台湾地区资源有限,台湾AI行业从业者也意识到应从自身产业优势与应用需求切入,审时度势、集中资源,避免战线拉的太长造成与先进国家地区的距离继续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