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先锋百科网

首页 1 2 3 4 5 6 7

并发编程系列之基础篇(四)—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和volatile

前言

大家好,牧码心从此系列开始将给大家推荐java多线程方面内容,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篇并发编程系列之基础篇(四)—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和volatile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内容如下:

  • 内存模型概要
  • 指令重排
  • 几大特性
  • volatile内存语义
  • volatile内存语义实现

内存模型概要

  • JMM(内存模型)定义
    Java内存模型(Java Memory Model简称JMM)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并不真实存在,它描述的是一组规则或规范,通过这组规范定义了程序中各个变量(包括实例字段,静态字段和构成数组对象的元素)的访问方式。试图屏蔽各种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内存访问差异,以实现让 Java 程序在各种平台下都能达到一致的内存访问效果。

  • 线程,工作内存以及主内存的联系
    JVM中线程,工作内存,主内存在数据,通信是存在内在联系的,具体的如交互图(基于JMM)所示:
    线程,工作内存,主内存的交互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主内存,工作内存以及线程之间的交互流程和通信方式,具体说明下:
    JVM中每个线程创建时JVM都会为其创建一个工作内存,用于存储线程私有的数据,而Java内存模型中规定所有变量都存储在主内存,主内存是共享内存区域,所有线程都可以访问,但线程对变量的操作(读取赋值等)必须在工作内存中进行,需要将变量从主内存拷贝的自己的工作内存空间,然后对变量进行操作,操作完成后再将变量写回主内存,不能直接操作主内存中的变量,而工作内存是每个线程的私有数据区域,因此不同的线程间无法访问对方的工作内存,线程间的通信(传值)必须通过主内存来完成。

    • 主内存
      一个共享数据区域,主要存储的是实例对象,共享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等。在主内存中多线程对同一个变量进行访问可能会发生线程安全问题。
    • 工作内存
      一个私有的数据区域,主要存储从主内存中变量拷贝的副本。每个线程只能访问自己的工作内存,即线程中的本地变量对其它线程是不可见的。由于工作内存是每个线程的私有数据,线程间无法相互访问工作内存,因此存储在工作内存的数据不存在线程安全问题。
  • JVM内存模型和硬件内存架构
    JVM内存模型和硬件内存架构并不完全一致。对于硬件内存来说只有寄存器、缓存内存、主内存的概念,并没有工作内存(线程私有数据区域)和主内存(堆内存)之分,也就是说JVM内存模型对内存的划分对硬件内存并没有任何影响,因为JMM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一组规则,并不实际存在,不管是工作内存的数据还是主内存的数据,对于计算机硬件来说都会存储在计算机主内存中,当然也有可能存储到CPU缓存或者寄存器中,因此总体上来说,Java内存模型和计算机硬件内存架构是一个相互交叉的关系,是一种抽象概念划分与真实物理硬件的交叉。关系如图:
    JVM内存模型和硬件内存架构关系图> 注意JMM与JVM内存区域划分的区别,它们的相似点都有共享区域和私有区域。

  • JMM作用
    在分析JVM内存模型的作用前,我们先看一个场景。

假设主内存中存在一个共享变量x,现在有A和B两条线程分别对该变量x=1进行操作,A/B线程各自的工作内存中存在共享变量副本x。假设现在A线程想要修改x的值为2,而B线程却想要读取x的值,那么B线程读取到的值是A线程更新后的值2还是更新前的值1呢?

此场景结果是不确定。即B线程有可能读取到A线程更新前的值1,也有可能读取到A线程更新后的值2,这是因为工作内存是每个线程私有的数据区域,而线程A变量x时,首先是将变量从主内存拷贝到A线程的工作内存中,然后对变量进行操作,操作完成后再将变量x写回主内,而对于B线程的也是类似的,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主内存与工作内存间数据存在一致性问题,假如A线程修改完后正在将数据写回主内存,而B线程此时正在读取主内存,即将x=1拷贝到自己的工作内存中,这样B线程读取到的值就是x=1,但如果A线程已将x=2写回主内存后,B线程才开始读取的话,那么此时B线程读取到的就是x=2,但到底是哪种情况先发生呢?案例如图:
场景交互图
以上场景关于主内存与工作内存之间的具体交互协议,即一个变量如何从主内存拷贝到工作内存、如何从工作内存同步到主内存之间的实现细节,Java内存模型定义了以下八种操作来完成。
(1)lock(锁定): 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把一个变量标记为一条线程独占状态;
(2)unlock(解锁): 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把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变量释放出来,释放后的变量才可以被其他线程锁定;
(3)read(读取): 作用于主内存的变量,把一个变量值从主内存传输到线程的工作内存中,以便随后的load动作使用;
(4)load(载入): 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它把read操作从主内存中得到的变量值放入工作内存的变量副本中;
(5)use(使用): 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把工作内存中的一个变量值传递给执行引擎;
(6)assign(赋值): 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它把一个从执行引擎接收到的值赋给工作内存的变量;
(7)store(存储): 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把工作内存中的一个变量的值传送到主内存中,以便随后的write的操作;
(8)write(写入): 作用于工作内存的变量,它把store操作从工作内存中的一个变量的值传送到主内存的变量中;
如果要把一个变量从主内存中复制到工作内存中,就需要按顺序地执行read和load操作,如果把变量从工作内存中同步到主内存中,就需要按顺序地执行store和write操作。但Java内存模型只要求上述操作必须按顺序执行,而没有保证必须是连续执行。

内存模型三大特性

  • 原子性
    原子性指的是一个操作是不可中断的,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即使是在多线程环境下,一个操作一旦开始就不会被其他线程影响。

注:java中对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的读取和赋值操作是原子性操作有点要注意的是,对于32位系统的来说,long类型数据和double类型数 据,它们的读写并非原子性的,也就是说如果存在两条线程同时对long类型或者double类型的数据进行读写是存在相互干扰的,因为对于32位虚拟机来说,每次原子读写是32位的,而long和double则是64位的存储单元,这样会导致一个线程在写时,操作完前32位的原子操作后,轮到B线程读取时,恰好只读取到了后32位的数据,这样可能会读取到一个既非原值又不是线程修改值的变量,它可能是“半个变量”的数值,即64位数据被两个线程分成了两次读取。

  • 可见性
    可见性指当一个线程修改了共享变量的值,其它线程能够立即得知这个修改。Java 内存模型是通过在变量修改后将新值同步回主内存,在变量读取前从主内存刷新变量值来实现可见性的。JMM 内部的实现通常是依赖于所谓的内存屏障,通过禁止某些重排序的方式,提供内存可见性保证,也就是实现了各种 happen-before 规则。与此同时,更多复杂度在于,需要尽量确保各种编译器、各种体系结构的处理器,都能够提供一致的行为。保证可见性的方式:

    • volatile关键字:强制将该变量自己和当时其他变量的状态都刷出缓存,同步回主内存。
    • synchronized方式:对一个变量执行 unlock 操作之前,必须把变量值同步回主内存;
    • final方式:被 final 关键字修饰的字段在构造器中一旦初始化完成,并且没有发生 this 逃逸(其它线程通过 this 引用访问到初始化了一半的对象),那么其它线程就能看见 final 字段的值。
  • 有序性
    有序性是指在本线程内观察,所有操作都是有序的。在一个线程观察另一个线程,所有操作都是无序的,无序是因为发生了指令重排序。在 Java 内存模型中,允许编译器和处理器对指令进行重排序,重排序过程不会影响到单线程程序的执行,却会影响到多线程并发执行的正确性。保证有序性方式:

    • volatile 关键字:通过添加内存屏障的方式来禁止指令重排,即重排序时不能把后面的指令放到内存屏障之前
    • synchronized 方式:保证每个时刻只有一个线程执行同步代码,相当于是让线程顺序执行同步代码

指令重排

Java内存模型具备一些先天的“有序性”,即不需要通过任何手段就能够得到保证的有序性,这个通常也称为happens-before 原则(具体见happens-before 原则)。如果两个操作的执行次序无法从happens-before原则推导出来,那么它们就不能保证它们的有序性,虚拟机可以随意地对它们进行重排序。

  • 指令重排序的作用
    JVM线程内部维持顺序化语义。即只要保证程序的最终结果与它顺序化情况的结果相等,指令的执行顺序可以与代码顺序不一致,此过程叫指令的重排序JVM能根据处理器特性(CPU多级缓存系统、多核处理器等)适当的对机器指令进行重排序,使机器指令能更符合CPU的执行特性,最大限度的发挥机器性能。下图为从源码到最终执行的指令序列示意图:
    源码到最终执行的指令序列示意图
  • as-if-serial语义
    不管怎么重排序(编译器和处理器为了提高并行度),程序的执行结果不能被改变。编译器和处理器都必须遵守as-if-serial语义。为了遵守as-if-serial语义,编译器和处理器不会对存在数据依赖关系的操作做重排序,因为这种重排序会改变执行结果。但是如果操作之间不存在数据依赖关系,这些操作就可能被编译器和处理器重排序。
  • happens-before 原则
    只靠sychronized和volatile关键字来保证原子性、可见性以及有序性,那么编写并发程序可能会显得十分麻烦,幸运的是,从JDK 5开始,Java使用新的JSR-133内存模型,提供了happens-before 原则来辅助保证程序执行的原子性、可见性以及有序性的问题,它是判断数据是否存在竞争、线程是否安全的依据,happens-before 原则内容如下:
  1. 程序顺序原则: 即在一个线程内必须保证语义串行性,也就是说按照代码顺序执行。
  2. 锁规则: 解锁(unlock)操作必然发生在后续的同一个锁的加锁(lock)之前,也就是说,如果对于一个锁解锁后,再加锁,那么加锁的动作必须在解锁动作之后(同一个锁)。
  3. volatile规则: volatile变量的写,先发生于读,这保证了volatile变量的可见性,简单的理解就是,volatile变量在每次被线程访问时,都强迫从主内存中读该变量的值,而当该变量发生变化时,又会强迫将最新的值刷新到主内存,任何时刻,不同的线程总是能够看到该变量的最新值。
  4. 传递性规则: 传递性 A先于B ,B先于C 那么A必然先于C。

volatile 内存语义

volatile是Java虚拟机提供的轻量级的同步机制。volatile关键字有如下特点:

  • 禁止指令重排优化
  • 保证内存可见性:被volatile修饰的共享变量对所有线程总数可见的,也就是当一个线程修改了一个被volatile修饰共享变量的值,新值总是可以被其他线程立即得知。
  • volatile无法保证原子性。如下代码所示:
public class VolatileVisibility {
	public static volatile int i =0;
	public static void increase(){i++;}
}

在并发场景下,i变量的任何改变都会立马反应到其他线程中,但是如此存在多条线程同时调用increase()方法的话,就会出现线程安全问题,毕竟i++;操作并不具备原子性,该操作是先读取值,然后写回一个新值,相当于原来的值加上1,分两步完成,如果第二个线程在第一
个线程读取旧值和写回新值期间读取i的域值,那么第二个线程就会与第一个线程一起看到同一个值,并执行相同值的加1操作,这也就造成了线程安全失败,因此对于increase方法必须使用synchronized修饰,以便保证线程安全,需要注意的是一旦使用synchronized修饰方法
后,由于synchronized本身也具备与volatile相同的特性,即可见性,因此在这样种情况下就完全可以省去volatile修饰变量。

  • volatile禁止重排优化
    volatile禁止指令重排优化是避免多线程环境下程序出现乱序执行的现象。
    关于指令重排优化前面已详细分析过,这里主要简单说明一下volatile是如何实现禁止指令重排优化的。先了解一个概念,内存屏障(Memory Barrier)。内存屏障,又称内存栅栏,是一个CPU指令,它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保证特定操作的执行顺序,二是保证某些变量的内存可见性。内存屏障说明:
    内存屏障说明
    由于编译器和处理器都能执行指令重排优化。如果在指令间插入一条Memory Barrier则会告诉编译器和CPU,不管什么指令都不能和这条Memory Barrier指令重排序,也就是说通过插入内存屏障禁止在内存屏障前后的指令执行重排序优化。Memory Barrier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强制刷出各种CPU的缓存数据,因此任何CPU上的线程都能读取到这些数据的最新版本。volatile变量正是通过内存屏障实现其在内存中的语义,即可见性和禁止重排优化。下面看一个非常典型的禁止重排优化的例子DCL:
public class DoubleCheckLock {
	private static DoubleCheckLock instance;
	private DoubleCheckLock(){}
	public static DoubleCheckLock getInstance(){
	//第一次检测
	if (instance==null){
	//同步
	synchronized (DoubleCheckLock.class){
	if (instance == null){
		//多线程环境下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地方
		instance = new DoubleCheckLock();
		}
	}
	}
	return instance;
	}
}

上述代码一个经典的单例的双重检测的代码,这段代码在单线程环境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在多线程环境下就可以出现线程安全问题。原因在于某一个线程执行到第一次检测,读取到的instance不为null时,instance的引用对象可能没有完成初始化。因为instance = new DoubleCheckLock();可以分为以下3步完成(伪代码)

memory = allocate();//1.分配对象内存空间
instance(memory);//2.初始化对象
instance = memory;//3.设置instance指向刚分配的内存地址,此时
instance!=null

由于步骤1和步骤2间可能会重排序,如下:

memory=allocate();//1.分配对象内存空间
instance=memory;//3.设置instance指向刚分配的内存地址,此时instance!
=null,但是对象还没有初始化完成!
instance(memory);//2.初始化对象

由于步骤2和步骤3不存在数据依赖关系,而且无论重排前还是重排后程序的执行结果在单线程中并没有改变,因此这种重排优化是允许的。但是指令重排只会保证串行语义的执行的一致性(单线程),但并不会关心多线程间的语义一致性。所以当一条线程访问instance不为null时,由于instance实例未必已初始化完成,也就造成了线程安全问题。那么该如何解决呢,很简单,我们使用volatile禁止instance变量被执行指令重排优化即可。

//禁止指令重排优化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DoubleCheckLock instance;

volatile 内存语义实现

  • 重排序规则
    为了实现volatile内存语义,JMM会分别限制编译器重排序和处理器重排序的重排序类型,下面是JMM针对编译器制定的volatile重排序规则表:
    volatile重排序规则表
    说明:如第三行最后一个单元格的意思是:在程序中,当第一个操作为普通变量的读或写时,如果第二个操作为volatile写,则编译器不能重排序这两个操作。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 当第二个操作是volatile写时,不管第一个操作是什么,都不能重排序。这个规则确保volatile写之前的操作不会被编译器重排序到volatile写之后。
  • 当第一个操作是volatile读时,不管第二个操作是什么,都不能重排序。这个规则确保volatile读之后的操作不会被编译器重排序到volatile读之前。
  • 当第一个操作是volatile写,第二个操作是volatile读时,不能重排序。
  • 实现原理
    为了实现volatile的内存语义,编译器在生成字节码时,会在指令序列中插入内存屏障来禁止特定类型的处理器重排序。对于编译器来说,发现一个最优布置来最小化插入屏障的总数几乎不可能。为此,JMM采取保守策略。下面是基于保守策略的JMM内存屏障插入策略。
在每个volatile写操作的前面插入一个StoreStore屏障。
在每个volatile写操作的后面插入一个StoreLoad屏障。
在每个volatile读操作的后面插入一个LoadLoad屏障。
在每个volatile读操作的后面插入一个LoadStore屏障。

虽然上述内存屏障插入策略非常保守,但它可以保证在任意处理器平台,任意的程序中都能得到正确的volatile内存语义。
下面是保守策略下,volatile写插入内存屏障后生成的指令序列示意图:
volatile写插入内存屏障后生成的指令序列示意图

说明:图中StoreStore屏障可以保证在volatile写之前,其前面的所有普通写操作已经对任意处理器可见了。这是因为StoreStore屏障将保障上面所有的普通写在volatile写之前刷新到主内存。

这里比较有意思的是,volatile写后面的StoreLoad屏障。此屏障的作用是避免volatile写与 后面可能有的volatile读/写操作重排序。因为编译器常常无法准确判断在一个volatile写的后面 是否需要插入一个StoreLoad屏障(比如,一个volatile写之后方法立即return)。为了保证能正确 实现volatile的内存语义,JMM在采取了保守策略:在每个volatile写的后面,或者在每个volatile 读的前面插入一个StoreLoad屏障。从整体执行效率的角度考虑,JMM最终选择了在每个 volatile写的后面插入一个StoreLoad屏障。因为volatile写-读内存语义的常见使用模式是:一个 写线程写volatile变量,多个读线程读同一个volatile变量。当读线程的数量大大超过写线程时,选择在volatile写之后插入StoreLoad屏障将带来可观的执行效率的提升。从这里可以看到JMM 在实现上的一个特点:首先确保正确性,然后再去追求执行效率。
下图是在保守策略下,volatile读插入内存屏障后生成的指令序列示意图:
volatile读插入内存屏障后生成的指令序列示意图

说明:图中LoadLoad屏障用来禁止处理器把上面的volatile读与下面的普通读重排序。LoadStore屏障用来禁止处理器把上面的volatile读与下面的普通写重排序。

上述volatile写和volatile读的内存屏障插入策略非常保守。在实际执行时,只要不改变 volatile写-读的内存语义,编译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省略不必要的屏障。下面是具体的示例:

class VolatileBarrierExample {
	int a;
	volatile int v1 = 1;
	volatile int v2 = 2;
	void readAndWrite() {
		int i = v1; // 第一个volatile读
		int j = v2; // 第二个volatile读
		a = i + j; // 普通写
		v1 = i + 1; // 第一个volatile写
		v2 = j * 2; // 第二个 volatile写
		}
}

说明:针对readAndWrite()方法,编译器在生成字节码时可以做如下的优化流程:
优化流程

注意,最后的StoreLoad屏障不能省略。因为第二个volatile写之后,方法立即return。此时编 译器可能无法准确断定后面是否会有volatile读或写,为了安全起见,编译器通常会在这里插 入一个StoreLoad屏障

参考

  • https://blog.csdn.net/javazejian/article/details/72772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