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先锋百科网

首页 1 2 3 4 5 6 7

From: https://github.com/ruanyf/jstraining

全栈工程师培训材料,帮助学习者掌握全栈开发的基本知识,承担简单 Web 应用的前后端开发。

一共四讲,适合两天的训练营,请先阅读《培训准备》。培训时,需要完成课堂练习

第一讲:前端开发的历史和趋势

  1. 前端开发的历史演变
  2. 前端 MVC 框架的兴起
  3. 前后端分离
  4. 全栈工程师
  5. 前端开发的未来

第二讲:React 技术栈

  1. React 的基本用法
  2. React 应用的架构

第三讲:Node 应用开发

  1. Node 的基本用法
  2. Restful API
  3. Express 框架搭建 Web 应用

第四讲:前端工程简介

  1. 持续集成
  2. 静态代码检查
  3. 单元测试
  4. 功能测试
  5. 持续集成服务 Travis CI

License

GPL v3


前端开发的历史和趋势


什么是前端

  • 前端:针对浏览器的开发,代码在浏览器运行
  • 后端:针对服务器的开发,代码在服务器运行


前后端不分的时代

互联网发展的早期,前后端开发是一体的,前端代码是后端代码的一部分。

  1. 后端收到浏览器的请求
  2. 生成静态页面
  3. 发送到浏览器

后端 MVC 的开发模式

那时的网站开发,采用的是后端 MVC 模式。

  • Model(模型层):提供/保存数据
  • Controller(控制层):数据处理,实现业务逻辑
  • View(视图层):展示数据,提供用户界面

前端只是后端 MVC 的 V。


以 PHP 框架 Laravel 为例。


前端工程师的角色

那时的前端工程师,实际上是模板工程师,负责编写页面模板。

后端代码读取模板,替换变量,渲染出页面。


典型的 PHP 模板

<html>
  <head><title>Car {{ $car->id }}</title></head>
  <body>
    <h1>Car {{ $car->id }}</h1>
    <ul>
      <li>Make: {{ $car->make }}</li>
      <li>Model: {{ $car->model }}</li>
      <li>Produced on: {{ $car->produced_on }}</li>
    </ul>
  </body>
</html>

Ajax

Ajax 技术诞生,改变了一切。

  • 2004年:Gmail
  • 2005年:Google 地图

前端不再是后端的模板,可以独立得到各种数据。


Web 2.0

Ajax 技术促成了 Web 2.0 的诞生。

  • Web 1.0:静态网页,纯内容展示
  • Web 2.0:动态网页,富交互,前端数据处理

从那时起,前端变得复杂了,对前端工程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前端 MVC 框架

前端通过 Ajax 得到数据,因此也有了处理数据的需求。

前端代码变得也需要保存数据、处理数据、生成视图,这导致了前端 MVC 框架的诞生。

  • 2010年,Backbone.js


Backbone.js

Backbone 将前端代码分成两个基本部分。

  • Model:管理数据
  • View:数据的展现


前端 Controller

Backbone 只有 M 和 V,没有 C。因为,前端 Controller 与后端不同。

  • 不需要,也不应该处理业务逻辑
  • 只需要处理 UI 逻辑,响应用户的一举一动

所以,前端 Controller 相对比较简单。Backbone 没有 C,只用事件来处理 UI 逻辑。

  var AppView = Backbone.View.extend({
    // ...
    events: {
      "keypress #new-todo":  "createOnEnter",
      "click #clear-completed": "clearCompleted",
      "click #toggle-all": "toggleAllComplete"
    },
  });

Router

前端还有一种天然的方法,可以切换视图,那就是 URL。

通过 URL 切换视图,这就是 Router(路由)的作用。以 Backbone 为例。


App.Router = Backbone.Router.extend({
  routes: {
    '': 'index',
    'show': 'show'
    },
  index: function () {
    $(document.body).append("调用了 Index 路由");
  },
  show: function () {
    $(document.body).append("调用了 Show 路由");
  },
});

示例:Backbone Router

打开demos/backbone-demo/index.html,按照《操作说明》,查看示例。


MVVM 模式

另一些框架提出 MVVM 模式,用 View Model 代替 Controller。

  • Model
  • View
  • View-Model:简化的 Controller,唯一作用就是为 View 提供处理好的数据,不含其他逻辑。

本质:view 绑定 view-model,视图与数据模型强耦合。数据的变化实时反映在 view 上,不需要手动处理。


SPA

前端可以做到:

  • 读写数据
  • 切换视图
  • 用户交互

这意味着,网页其实是一个应用程序。

SPA = Single-page application

2010年后,前端工程师从开发页面,变成了开发”前端应用“(跑在浏览器里面的应用程序)。


传统的架构

单页应用的架构

多了一个前端 MVC 层


Angular

Google 公司推出的 Angular 是最流行的 MVVM 前端框架。

它的风格属于 HTML 语言的增强,核心概念是双向绑定。


示例:Angular 的双向绑定

浏览器打开demos/angular-demo/index.html,可以看到一个输入框。


<div ng-app="">
  <p>
    姓名 :
    <input
      type="text"
      ng-model="name"
      placeholder="在这里输入您的大名"
    >
  </p>
  <h1>你好,{{name}}</h1>
</div>

Vue

Vue.js 是现在很热门的一种前端 MVVM 框架。

它的基本思想与 Angular 类似,但是用法更简单,而且引入了响应式编程的概念。


示例:Vue 的双向绑定

Vue 的模板与数据,是双向绑定的。

打开demos/vue-demo/index1.html,按照《操作说明》,查看示例。


HTML 代码

<div id="journal">
  <input type="text" v-model="message">
  <div>{{message}}</div>
</div>

JS 代码

var journal = new Vue({
  el: '#journal',
  data: {
    message: 'Your first entry'
  }
});

前后端分离

  • Ajax -> 前端应用兴起
  • 智能手机 -> 多终端支持

这两个原因,导致前端开发方式发生根本的变化。

前端不再是后端 MVC 中的 V,而是单独的一层。


REST 接口

前后端分离以后,它们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后端暴露出接口,前端消费后端提供的数据。

后端接口一般是 REST 形式,前后端的通信协议一般是 HTTP。


Node

2009年,Node 项目诞生,它是服务器上的 JavaScript 运行环境。

Node = JavaScript + 操作系统 API


Node 的意义

  • JavaScript 成为服务器脚本语言,与 Python 和 Ruby 一样
  • JavaScript 成为唯一的浏览器和服务器都支持的语言
  • 前端工程师可以编写后端程序了

前端开发模式的根本改变

  • Node 环境下开发
  • 大量使用服务器端工具
  • 引入持续集成等软件工程的标准流程
  • 开发完成后,编译成浏览器可以运行的脚本,放上 CDN

全栈工程师

前端工程师正在转变为全栈工程师

  • 一个人负责开发前端和后端
  • 从数据库到 UI 的所有开发

全栈技能

怎样才能称为全栈工程师?

  • 传统前端技能:HTML、JavaScript、CSS
  • 一门后端语言
  • 移动端开发:iOS / Android / HTML5
  • 其他技能:数据库、HTTP 等等

软件行业的发展动力

历史演变:前后端不分 -> 前后端分离 -> 全栈工程师

动力:更加产业化、大规模地生产软件

  • 效率更高
  • 成本更低

通用性好、能够快速产出的技术最终会赢,单个程序员的生产力要求越来越高。


H5 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为什么 H5 技术会赢得移动端?

  • 开发速度快:Native 需要重新编译才能看到结果,H5 是即时输出
  • 开发成本低:Native 需要两个开发团队,H5 只要一个
  • 快速发布:安卓 Native 新版本需要24小时,iOS 需要 3 ~ 4 天,H5 可以随时更新

未来软件的特点

  • 联网
  • 高并发
  • 分布式
  • 跨终端

现在基于 Web 的前端技术,将演变为未来所有软件的通用的 GUI 解决方案。


未来只有两种软件工程师

  • 端工程师
    • 手机端
    • PC 端
    • TV 端
    • VR 端
    • ……
  • 云工程师



React 技术栈


React 是目前最热门的前端框架。

  • Facebook 公司2013年推出
  • 现在最好的社区支持和生态圈
  • 大量的第三方工具


React 的优点

  • 组件模式:代码复用和团队分工
  • 虚拟 DOM:性能优势
  • 移动端支持:跨终端

React 的缺点

  • 学习曲线较陡峭
  • 全新的一套概念,与其他所有框架截然不同
  • 只有采用它的整个技术栈,才能发挥最大威力

总结:React 非常先进和强大,但是学习和实现成本都不低


JSX 语法

React 使用 JSX 语法,JavaScript 代码中可以写 HTML 代码。

let myTitle = <h1>Hello, world!</h1>;

JSX 语法解释

(1)JSX 语法的最外层,只能有一个节点。

// 错误
let myTitle = <p>Hello</p><p>World</p>;

(2)JSX 语法中可以插入 JavaScript 代码,使用大括号。

let myTitle = <p>{'Hello ' + 'World'}</p>

Babel 转码器

JavaScript 引擎(包括浏览器和 Node)都不认识 JSX,需要首先使用 Babel 转码,然后才能运行。

<script src="react.js"></script>
<script src="react-dom.js"></script>
<script src="babel.min.js"></script>
<script type="text/babel">
  // ** Our code goes here! **
</script>

React 需要加载两个库:React 和 React-DOM,前者是 React 的核心库,后者是 React 的 DOM 适配库。

Babel 用来在浏览器转换 JSX 语法,如果服务器已经转好了,浏览器就不需要加载这个库。


课堂练习:JSX 语法

浏览器打开demos/jsx-demo/index.html,按照《操作说明》,完成练习。

ReactDOM.render(
  <span>Hello World!</span>,
  document.getElementById('example')
);

示例:React 组件

React 允许用户定义自己的组件,插入网页。

浏览器打开demos/react-component-demo/index1.html,按照《操作说明》,仔细查看源码。

class MyTitle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render() {
    return <h1>Hello World</h1>;
  }
};

ReactDOM.render(
  <MyTitle/>,
  document.getElementById('example')
);

课堂练习:组件的参数

组件可以从外部传入参数,内部使用this.props获取参数。

打开demos/react-component-demo/index2.html,按照《操作说明》,完成练习。

class MyTitle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render() {
    return <h1
      style={{color: this.props.color}}
    >Hello World</h1>;
  }
};

<MyTitle color="red" />,

示例:组件的状态

组件往往会有内部状态,使用this.state表示。

浏览器打开demos/react-component-demo/index3.html,按照《操作说明》,仔细查看源码。


课堂练习:React 组件实战

浏览器打开demos/react-component-demo/index4.html,按照《操作说明》,完成练习。


组件的生命周期

React 为组件的不同生命阶段,提供了近十个钩子方法。

  • componentWillMount():组件加载前调用
  • componentDidMount():组件加载后调用
  • componentWillUpdate(): 组件更新前调用
  • componentDidUpdate(): 组件更新后调用
  • componentWillUnmount():组件卸载前调用
  •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组件接受新的参数时调用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钩子,自动完成一些操作。


课堂练习:组件的生命周期

组件可以通过 Ajax 请求,从服务器获取数据。Ajax 请求一般在componentDidMount方法里面发出。

componentDidMount() {
  const url = '...';
  $.getJSON(url)
    .done()
    .fail();
}

打开demos/react-lifecycle-demo/index.html,按照《操作说明》,完成练习。


React 组件库

React 的一大优势,就是网上有很多已经写好的组件库,可以使用。

React-Bootstrap:https://react-bootstrap.github.io/


示例:ReCharts

ReCharts 是一个 React 图表组件库。http://recharts.org/

浏览器打开demos/recharts-demo/index.html,按照《操作说明》,仔细查看源码,体会 JSX 语法对表达复杂组件的优势。

<LineChart width={1000} height={400} data={data}>
  <XAxis dataKey="name"/>
  <YAxis/>
  <CartesianGrid stroke="#eee" strokeDasharray="5 5"/>
  <Line type="monotone" dataKey="uv" stroke="#8884d8" />
  <Line type="monotone" dataKey="pv" stroke="#82ca9d" />
</LineChart>

React 的核心思想

View 是 State 的输出。

view = f(state)

上式中,f表示函数关系。只要 State 发生变化,View 也要随之变化。


React 的本质是将图形界面(GUI)函数化。

const person = {
  name: "michel",
  age: 31
}

const App = ({ person }) => <h1>{ person.name }</h1>

ReactDOM.render(<App person={person} />, document.body)

React 没有解决的问题

React 本身只是一个 DOM 的抽象层,使用组件构建虚拟 DOM。

如果开发大应用,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 架构:大型应用程序应该如何组织代码?
  • 通信:组件之间如何通信?

架构问题

React 只是视图层的解决方案,可以用于任何一种架构。

  • MVC
  • MVVM
  • Observer
  • Reactive
  • ...

到底哪一种架构最合适 React ?


通信问题

组件会发生三种通信。

  • 向子组件发消息
  • 向父组件发消息
  • 向其他组件发消息

React 只提供了一种通信手段:传参。对于大应用,很不方便。


状态的同步

通信的本质是状态的同步。

React 同步状态的基本方法:找到通信双方最近的共同父组件,通过它的state,使得子组件的状态保持同步。


Flux 架构

Facebook 提出 Flux 架构的概念,被认为是 React 应用的标准架构。

最大特点:数据单向流动。与 MVVM 的数据双向绑定,形成鲜明对比。


Flux 的核心思想

  • 不同组件的state,存放在一个外部的、公共的 Store 上面。
  • 组件订阅 Store 的不同部分。
  • 组件发送(dispatch)动作(action),引发 Store 的更新。

Flux 只是一个概念,有30多种实现。


目前最流行的两个 React 架构

React 架构的最重要作用:管理 Store 与 View 之间的关系。

  • MobX:响应式(Reactive)管理,state 是可变对象,适合中小型项目
  • Redux:函数式(Functional)管理,state 是不可变对象,适合大型项目

MobX 架构

MobX 的核心是观察者模式。

  • Store 是被观察者(observable)
  • 组件是观察者(observer)

一旦Store有变化,会立刻被组件观察到,从而引发重新渲染。


MobX 的最简单例子

const {observable, computed} = mobx;
const {observer} = mobxReact;

const person = observable({name: "张三", age: 31});

const App = observer(
  ({ person }) => <h1>{ person.name }</h1>
);

ReactDOM.render(<App person={person} />, document.body);
person.name = "李四";

代码:demos/mobx-demo/browser-demo目录


示例:MobX

进入demos/mobx-demo目录,按照《操作说明》,理解 MobX 框架。


UI 层是观察者,Store 是被观察者。

Store 所有的属性,分成两大类:直接被观察的属性和自动计算出来的属性。

class Store {
  @observable name = 'Bartek';
  @computed get decorated() {
    return `${this.name} is awesome!`;
  }
}

UI 会观察到 Store 的变化,自动重新渲染。


Redux 架构

Redux 的核心概念

  • 所有的状态存放在Store。组件每次重新渲染,都必须由状态变化引起。
  • 用户在 UI 上发出action
  • reducer函数接收action,然后根据当前的state,计算出新的state


Redux 应用的架构

Redux 层保存所有状态,React 组件拿到状态以后,渲染出 HTML 代码。


示例:Redux

进入demos/redux-demo目录,按照《操作说明》,理解 Redux 框架。


  • Redux 将组件分成 UI 组件和容器组件两类。
  • UI 组件是纯组件,不包含 state 和生命周期方法,不涉及组件的行为,只涉及组件的外观。
<div className="index">
  <p>{this.props.text}</p>
  <input
    defaultValue={this.props.name}
    onChange={this.props.onChange}
  />
</div>

容器组件正好相反。

  • 不涉及组件的外观,只涉及组件的行为。
  • 负责订阅 Store,将 Store 的数据处理以后,再通过参数传给 UI 组件。
  • 用户给出配置以后,由 Redux 生成。
// MyComponent 是纯的 UI 组件
const App = connect(
  mapStateToProps,
  mapDispatchToProps
)(MyComponent);

  • mapStateToProps: 定义 UI 组件参数与 State 之间的映射
  • mapDispatchToProps:定义 UI 组件与 Action 之间的映射

拆分 UI 组件和容器组件的好处

  • UI 组件与后台数据无关,可以由设计师负责
  • 容器组件只负责数据和行为,一旦 Store 的数据结构变化,只要调整容器组件即可
  • 表现层和功能层脱钩,有利于代码重用,也有利于看清应用的数据结构和业务逻辑

Reducer 函数

reducer是一个纯函数,用来接收action,算出新的state

function reducer(state = {
  text: '你好,访问者',
  name: '访问者'
}, action) {
  switch (action.type) {
    case 'change':
      return {
        name: action.payload,
        text: '你好,' + action.payload
      };
  }
}

  • Store由 Redux 提供的createStore方法生成,该方法接受reducer作为参数。
  • 为了把Store传入组件,必须使用 Redux 提供的Provider组件在应用的最外面,包裹一层。
const store = createStore(reducer);

ReactDOM.render(
  <Provider store={store}>
    <App />
  </Provider>,
  document.body.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

Node 应用开发


Node 简介

Node 是服务器的 JavaScript 运行环境,提供 API 与操作系统互动。

主要用途:

  • 开发前端应用
  • 快速搭建服务
  • 架设网站

npm

安装 Node 的时候,会同时安装 npm。

$ npm -v

它是 Node 的模块管理器,开发 Node 项目的必备工具。


课堂练习:Node 的简单应用

进入demos/simple-app-demo目录,参考《操作指南》,自己动手在 Node 里面,编写并编译一个前端脚本。


Node 开发前端脚本的好处

  1. 模块机制
  2. 版本管理
  3. 对外发布
  4. 持续集成的标准开发流程

REST API

REST 是浏览器与服务器通信方式的一种设计风格。

它的全称是“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中文意为”表现层状态转换“。

  • Resource:资源
  • Representation:表现层
  • State:状态
  • Transfer:转换

REST 的核心概念

  1. 互联网上所有可以访问的内容,都是资源。
  2. 服务器保存资源,客户端请求资源。
  3. 同一个资源,有多种表现形式。
  4. 协议本身不带有状态,通信时客户端必须通过参数,表示请求不同状态的资源。
  5. 状态转换通过HTTP动词表示。

URL 设计

URL 是资源的唯一识别符。

  • /store/1
  • /store/2
  • /store/1/employee/2

查询字符串

查询字符串表示对所请求资源的约束条件。

  • GET /zoos/1/animals?limit=10
  • GET /zoos/1/animals?limit=10&offset=10
  • GET /animals?zoo_id=1

HTTP 动词

操作SQL方法HTTP动词
CREATEINSERTPOST
READSELECTGET
UPDATEUPDATEPUT/PATCH
DELETEDELETEDELETE
GET /v1/stores/1234
PUT /v1/stores/1234
POST /v1/stores
DELETE /v1/stores/1234

课堂练习:REST API

打开demos/rest-api-demo,按照《操作指南》,熟悉 REST API 的基本用法。


Express

Express 是最常用的 Node 框架,用来搭建 Web 应用。


课堂练习:Express 搭建 Web 应用

进入demos/express-demo目录,按照《操作指南》,学习使用 Express 搭建 Web 应用。


定义一个 Web 应用实例,并且启动它。

var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var app        = express();

var port = process.env.PORT || 8080;

app.listen(port);
console.log('Magic happens on port ' + port);

定义一个路由

var router = express.Router();

router.get('/', function(req, res) {
  res.send('<h1>Hello World</h1>');
});

app.use('/home', router);

中间件:对 HTTP 请求进行加工。

router.use(function(req, res, next) {
  console.log('There is a requesting.');
  next();
});


前端工程简介


持续集成流程

前端开发转移到后端环境,意味着可以适用标准的软件工程流程。

  1. 本地开发(developing)
  2. 静态代码检查(linting)
  3. 单元测试(testing)
  4. 合并进入主干(merging)
  5. 自动构建(building)
  6. 自动发布(publishing)

持续集成的概念

Continuous integration(简称 CI):

开发代码频繁地合并进主干,始终保持可发布状态的这个过程。

优点

  • 快速发现错误
  • 防止分支大幅偏离主干
  • 让产品可以快速迭代,同时还能保持高质量

ESLint:静态代码检查工具

  • 发现语法错误
  • 发现风格错误
  • 自动纠正错误


课堂练习:ESLint 的用法

进入demos/eslint-demo目录,按照《操作指南》,完成练习。


为什么写测试?

Web 应用越来越复杂,意味着更可能出错。测试是提高代码质量、降低错误的最好方法之一。

  • 测试可以确保得到预期结果。
  • 加快开发速度。
  • 方便维护。
  • 提供用法的文档。

对于长期维护的项目,测试可以减少投入时间,减轻维护难度。


测试的类型

  • 单元测试(unit testing)
  • 功能测试(feature testing)
  • 集成测试(integration testing)
  • 端对端测试 (End-to-End testing)

以测试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 TDD:测试驱动的开发(Test-Driven Development)
  • BDD:行为驱动的开发(Behavior-Driven Development)

它们都要求先写测试,再写代码。

思考题:测试导向的开发模式有明显的优点,为什么现实生活中采用的人不多?


TDD vs. BDD

两者侧重点不一样

  • TDD:基于开发者角度,重点测试函数的输入输出
  • BDD:基于使用者角度,重点测试对用户行为的反应

比如,有一个计数器函数counter,TDD 测试的是输入1,输出的应该是2;BDD 测试的是用户访问以后,计数器应该增加一次。


Mocha

Mocha 是目前最常用的测试框架。


课堂练习:Mocha 的用法

进入demos/mocha-demo目录,按照《操作指南》,练习写单元测试。


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指的是,站在外部用户的角度,测试软件的某项功能。

与内部代码实现无关,只测试功能是否正常。

很多时候,单元测试都可以通过,但是整体功能会失败。


前端的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必须在真正浏览器做,现在有四种方法。

  • 使用本机安装的浏览器
  • 使用 Selenium Driver
  • 使用 PhantomJS
  • 使用 Electron

Nightmare


示例:Nightmare

打开demos/nightmare-demo/,按照《操作说明》,完成操作。


移动平台的自动化测试

目前,最常见的方案是使用 Appium。

  • 基于 WebDriver
  • 采用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
  • 可以在模拟器运行,也可以在真机运行

Appium 测试流程

  1. WebDriver 客户端发出测试请求和测试内容
  2. Appium 服务器转发到相应的测试运行器(Driver)
  3. iOS 设备是 UIAutomation,安卓设备是 UiAutomator
  4. 测试运行器将运行结果,返回给 Appium

持续集成服务平台

代码合并进主干以后,就可以进行自动构建和发布了。

网上有很多 PaaS 平台,提供持续集成服务。

Travis CI 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它可以根据你提供的脚本,自动完成构建和发布。


课堂练习:Travis CI

按照《操作说明》,完成练习。